京腔京韻
“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/紅臉的關(guān)公戰(zhàn)長沙/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/黑臉的張飛叫喳喳?!边@首帶有京腔京韻的歌曲《說唱臉譜》曾經(jīng)廣為流傳,也深受年輕人喜愛。
而真正原汁原味的京劇,它的“粉絲”多數(shù)是老年朋友。我卻是對京劇情有獨鐘。漫步在虞河河畔,會經(jīng)常聽到一陣陣婉轉(zhuǎn)的京劇唱腔從遠處傳來,偶爾也會有手拿“迷你”音響的老人從身邊走過,聲聲京戲唱段讓人陶醉。
喜歡京劇是源于父母的影響。我的童年時代電視還未普及,記得母親單位有一臺,但只會在周六和周日晚上播放。家庭中唯一的娛樂設(shè)備就是收音機了。每逢星期天,忙碌了一周的父母總算空閑在家,一邊做家務或是包上一頓改善生活的餃子,一邊聽著收音機里播放的京戲。那可真叫一個幸福,全家一起盡享天倫。至今在我的記憶空間里,只要聽到京劇,心情就會特別放松,特別愉悅,而且總會從聽戲中嗅到一種假日的味道。
不知從何時起,習慣于周日午后,和著灑落身邊的冬日暖陽,沏上一壺香茶,陪伴年逾古稀的老萱臺坐在電視機前看京戲,成了我一大興致和樂趣。我也從母親的娓娓講述中知道了許多經(jīng)典的京劇故事,對了解歷史大有裨益。
比如我們經(jīng)常所說,“一個唱紅臉,一個唱白臉”,就來源于京劇臉譜。紅臉代表忠勇義烈;白臉陰險、狡詐;黑臉表示剛烈、勇猛、粗率、魯莽;紫臉象征忠貞、耿直、果斷、沉穩(wěn)等等。人物一出場便略知其性格。
喜歡京劇中旦角行頭中的鳳冠霞帔,現(xiàn)代女性服飾中的披肩、流蘇想必就是從京劇裝束中演變而來。《貴妃醉酒》中貴妃的頭飾讓人炫目,面靨嬌媚如花,美得讓人嘆為觀止。哈哈,我想就連風靡一時的“松糕鞋”也是借鑒了京劇中生角的“朝靴”吧。
喜歡京劇中花旦的天真活潑、俏皮嬌嗔;也喜歡青衣的含蓄內(nèi)斂、沉靜端莊。生、旦、凈、丑各種角色在京戲中無不被演繹得惟妙惟肖、淋漓盡致。
更喜歡程派京劇唱腔低回婉轉(zhuǎn)、起伏跌宕的獨特風格和濃沉凝重、莊重典雅又別具清香雅麗,情意蘊蓄之大家風韻。
先不說“臺上一分鐘,臺下十年功”的執(zhí)著,最讓我折服的還是京劇的精髓―――唱詞,它既有詩歌的押韻又具詩歌的精辟。細細品味,那其中含蓄而寓意深刻的詞句,耐人尋味,讓人意猶未盡。你若想改動一個字都難,真是少一字嫌簡,多一字嫌贅,真正達到了“推”“敲”這個典故的境界。
初冬的傍晚,偶然搭乘同事“座駕”。行駛在華燈初上的街道,車內(nèi)清脆悅耳的京胡聲聲入耳,頃刻間把喧囂的城市隔絕于車窗外。和著旋律哼上一句,正謂是:“一霎時不由得我心花怒放,倦意盡消,自落了個悠然自得”。 (物業(yè)部 王芳)